有机磷农药中毒现场如何急救
有机磷农药是当前广泛应用的杀虫剂,其中大部分属于高毒性及中等毒性。其主要种类包括了对硫磷(又称1605)、甲拌磷(又称3911)、内吸磷(又称1059)、敌敌畏以及乐果等。这些农药之所以具有毒性,是因为它们能够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导致组织中乙酰胆碱的积累。这种积累会扰乱胆碱能受体的活性,进而影响到有胆碱能受体的器官的正常功能。
这些农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皮肤直接接触、喷洒时的气雾吸入以及误服,都是有机磷农药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不同的侵入途径,其潜伏期也有所不同。经口服的中毒者通常在5~20分钟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后进入昏迷状态;通过呼吸道吸入的,潜伏期约为30分钟,症状包括呼吸道刺激、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而通过皮肤吸收的中毒者,潜伏期最长,为2~6小时,症状包括头晕、烦躁、出汗、肌张力减低及共济失调等。
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毒蕈碱样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多汗、流涎、视力模糊等,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还有烟碱样症状,如骨骼肌兴奋、肌纤维震颤等。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头痛、头昏、乏力、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对于现场急救,首先要将患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清洗被污染的部位。口服中毒者应进行催吐和洗胃。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吸氧。严重中毒者需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急救。
在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除了明确的接触史和典型症状外,患者衣物或呕吐物中特有的大蒜样臭味也有助于诊断。病情好转后,仍需密切注意其病情变化3~5天,以防病情反复。
每一例有机磷农药中毒都是一场生死搏斗,因此及时的现场处理和紧急送往医院救治至关重要。我们应对疑似中毒的情况保持高度警惕,及时确诊并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有机磷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