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黄金三小时”别错过
中风:共同编织严密的防护网,守护生命
为了抵御中风这一死神之手的侵袭,我们需要医生、患者与家属共同编织一张严密的防护网。在这张宝贵的生命之网中,我国的急救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专家们指出,当前存在诸多漏洞,亟需我们共同弥补。中风的治疗如同与时间赛跑,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差错。
中风早期可能出现五种迹象,了解这些迹象对于及时救助患者至关重要。这五种迹象包括:肢体或面部的突然麻木、无力,尤其是单侧的;视力模糊或丧失;无原因的剧烈头痛;突然昏迷,无法言语或理解他人语言;行走困难、头晕或失去平衡。
尽管早在2006年的《世界卒中日宣言》就已强调卒中的可预防性,但全球卒中发病率却仍呈上升态势。好消息是,我们有望宣布:卒中的发病率正在下降。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因为预防就是最好的药物。
现实情况是,宝贵的救治时间常常在关键时刻被浪费。当家中有人中风时,尽管有车,自行驾车送医似乎更快捷,但这可能贻误治疗时机。错误的医院选择和搬运过程中的不正确动作都会加重病情。正确做法是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在原地等待。
研究指出,中风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将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很少有患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送到医院,主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对于中风症状的认识。头痛是常被忽视的症状之一,突然的剧烈头痛更要高度警惕。
许多中风患者会感到肢体无力,但他们往往认为是睡觉时肢体受压了,期待能自行恢复。实际上,睡眠造成的肢体压迫所引起的麻木很少是同一侧同时发生的。对于突发的身体异常,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及时寻求医疗救助,为患者的康复赢得更多时间。
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公众对中风症状的认识,确保患者在发病后能够及时获得救治。只有我们共同编织起这张严密的防护网,才能有效抵御中风的侵袭,守护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