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损伤时急救方法与注意事项
在无损伤意识的状态下,伤者的意识通常是清晰的。一旦涉及到脊髓损伤,情况便变得极为复杂。伤者可能会在受伤部位的肢体和躯干感受到无力、感觉丧失或是放射状的疼痛,甚至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的异常。在救助人员检查伤者时,他们可能会发现伤者无法感知疼痛、无法感知温度变化,或者肢体无法自主运动。伤者的脊柱骨折处可能伴有肿胀、脊柱向后凸出的现象,并且在触碰时会有触痛感。
面对脊柱外伤的紧急救护,我们必须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应对。因为错误的救护方式不仅可能加重伤者的病情,甚至可能导致截瘫或更严重的后果。据统计,高达40%的伤者因不恰当的急救措施而使病情恶化。在此,我们向救助人员强调,必须保持冷静,并遵循一定的救护知识和技巧。
在救助过程中,首要的是在任何翻动伤者之前,必须确保伤口已经进行了紧急包扎。对于存在呼吸困难和昏迷的伤者,特别需要关注他们的呼吸道畅通。当怀疑有脊柱骨折的情况下,必须严格按照脊柱骨折的处理原则进行,绝对避免增加受伤脊柱的弯曲度。任何可能导致脊柱弯曲的搬运方式,如一人托抱式或两人分别抬头和抬脚的搬运方式都是严禁的。因为这些方法可能会导致失去脊柱保护的脊髓受到挤压或牵拉,从而进一步加重损伤。
那么,正确的搬运方法是什么呢?我们需要将伤者的双下肢和双上肢伸直,然后在一侧放置硬木板。请注意,这个硬木板不能是柔软的物品,如棉被或海绵。在急救现场,门板、黑板或工地的跳板都是理想的选择。至少三人需要同时水平托起伤者,轻轻将其放在木板上。整个过程需要协调统一,动作轻柔稳妥,确保伤者的躯体始终保持平衡。随后,我们可以用沙袋固定伤者的躯体两侧,以防止在搬运过程中因颠簸导致肢体摆动而加重脊髓损伤。也可以用宽的布将伤者与担架绑在一起,以确保在担架移动或翻转时,伤者能够保持平躺的姿势。
对于颈椎损伤的伤者,我们需要用颈围固定其脖子。在搬运过程中,应有专人扶住伤者的头部,并沿身体纵轴略加用力向外牵引,确保与躯干轴线一致,避免任何摆动和扭转。严禁在搬运过程中随意强行搬动头部。对于高位截瘫的伤者,必要时应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我们还需要注意取出伤者衣袋中的硬物,以防压迫而导致褥疮。由于脊髓损伤伤者对于温度的感知和调节能力较差,因此在冬季要注意保暖,使用热水袋时要包裹厚布以防烫伤;夏季则需要防止高温和降温过度,使用的冰袋也要妥善包好。
按照上述方法及时处理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附近的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在此提醒广大读者朋友: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务必保持冷静,遵循科学的救护方法,确保伤者的安全与健康。实习编辑林燕整理报道此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掌握这些重要的救护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