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白果中毒 如何急救?
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有一个潜在的风险需要引起我们的警觉,那就是一种看似寻常的植物——白果。隐藏在它那质朴外表下的,是一种可能带来危害的毒素。这些毒素在白果的肉质和种皮中藏匿,其中白果酸尤为突出。白果的种子和核仁中,也潜藏着白果二酚和白果酸等毒素。一旦这些毒素侵入人体,它们会悄无声息地发起攻击,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身体反应。
想象一下这些毒素如同狡猾的刺客,悄无声息地潜入你的生活。它们首先让人陷入短暂的兴奋,然后逐渐转为抑制状态,逐步侵蚀我们的神经系统,引发功能障碍。其中,白果酸与银杏毒具有溶血作用,这些毒素会溶解于水,通过肾脏的过滤悄悄排出体外。
摄入白果后,中毒的潜伏期可能在1到12小时之间。初期,你可能会感受到消化系统的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纷纷袭来。随后,这些毒素会攻击你的神经系统,引发发热、头痛、恐惧、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肢体强直、昏迷、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等危及生命的症状。若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在短短的1—2天内带来生命危险。
面对这种潜在的风险,我们需要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催吐和洗胃是首要的措施,使用温开水进行洗胃,同时采用硫酸镁或番泻叶进行导泻。口服鸡蛋清或0.5%活性炭混悬液可以保护胃黏膜,减少或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多喝浓度高的糖开水和茶叶水有助于利尿,加速毒素排出。民间疗法中的甘草煎服或顿饮绿豆汤也有一定效果。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酌情使用镇静剂。严重中毒者应立即转送医院救治。
为了防范白果中的毒素,我们需要以智慧和谨慎对待这种植物。在享受白果的美味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将白果碾去皮,去除肉中绿色的胚,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后烧熟、煮透再食用。特别需要教育和看管好儿童,避免他们生吃白果,即使是熟的也不可过量食用。
白果,这种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虽然可能带来风险,但只要我们正确处理,适量食用,就能确保健康和安全。让我们以智慧和谨慎对待它,享受它带来的美味不忘防范它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