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选择大米、木耳等食物-
警惕!四大日常食材的掺假内幕与鉴别宝典
日常饮食中的枸杞、豆芽、大米、银耳和黑木耳等,看似普通,却时有不良商家在其中动手脚。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常见食材的掺假真面目,掌握识别它们的宝典。
先说枸杞。一些商家为了提升卖相,使用硫磺进行熏制。购买时需小心辨认,颜色过于鲜艳、光泽过亮的可能是“毒枸杞”。天然枸杞颜色稍暗,带有土色,手感干燥。口感上,天然枸杞酸中带甜,“毒枸杞”则味道酸苦。
豆芽也是市场上的常见掺假食材。化肥浸泡是其主要掺假手段。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根不软,有光泽且白嫩。而经过化肥浸泡的豆芽色泽灰白,粗壮异常,有的无根或少根,豆粒发蓝。若折断豆芽,断面会有水分冒出,还可能残留化肥气味。
再来说说大米的掺假手段。工业产品如白蜡油和矿物油抛光是大米常见的掺假方法。当购买的大米鲜亮无比时,很可能就是经过矿物油抛光的大米。这种米用少量热水浸泡时,手捻之有油腻感,严重者水面可浮有油斑。留意观察,会发现米粒颜色不均匀,略带浅黄。
至于银耳,硫磺熏制是其中一种掺假手段。银耳的颜色并非越洁白品质越好。经过硫磺熏制的银耳虽然外观饱满充实、色泽特别洁白,但存放稍久便会因氧化还原而变红。选购时可取少许试尝,舌头感到刺激或有辣味的话,可能是用硫磺熏制的。
最后是黑木耳的掺假识别。明矾、碱水泡是黑木耳常见的掺假方法。真正的黑木耳略嚼后纯正无异味,并有清香气。假木耳则有掺假物的味道,如有涩味说明用明矾水泡过;有咸味则可能是盐水泡制;有甜味则可能用糖水拌过;有碱味则可能是用碱水泡过。
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更加谨慎选择食材,保护自己的健康权益。只有了解这些常见食材的掺假手段和识别方法,我们才能避免上当受骗,成为精明的消费者,让不良商家无处遁形。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为了我们和家人的健康,一定要擦亮双眼,选购放心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