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了怎么办?教你5个急救步骤来应对!
脚踝扭伤是运动中的一种常见损伤,发生在韧带和肌肉因突然的外力作用而受损的时刻。尤其是在跑步时,如果不注意热身,扭伤的风险就会增加。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应当妥善处理,防止局部肿胀进一步加剧。
那么,如何应对脚踝扭伤呢?
首要之务是在扭伤后的24小时内停止一切运动和行走,避免造成二次伤害。紧接着,对受伤部位进行冷敷。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每隔两小时反复敷五次,这样做有助于促进血管收缩,达到止血止痛的效果,防止肿胀瘀血的形成。
24至48小时后,可以转为热敷。每天两次,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有助于消炎、活血化瘀,加速淤血的吸收,从而促进脚踝扭伤的恢复。
如果扭伤后局部出现淤血肿胀,且长时间无法消肿、恢复,那么可以考虑采用针刺拔罐的方式消肿。建议前往正规的中医院,医生会用银针轻轻针刺局部约一厘米,然后拔出小火罐,以拔出局部淤血。如果肿胀面积较大,可能需要多次拔罐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还可以在中医的指导下口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草药物。将多种中草药洗净煎煮后饮用,有助于内调外治,促进伤势的恢复。
扭伤后的固定制动也是关键。轻度扭伤可使用张力绷带包扎受伤部位,并注意休息,避免使用受伤的脚行走。如果伤势严重,可能需要使用石膏来固定脚部,以限制脚部活动,促进伤口的愈合。
而预防崴脚的最佳方法就是做好热身运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简单的小动作——抓毛巾。轻轻踩住毛巾,然后用力模拟手抓东西的动作,将毛巾抓起。每次运动前进行10分钟的热身,充分活动和拉伸脚踝韧带和关节,这样就能有效防止跑步时崴脚的情况发生了。
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适当的热身运动是预防和治疗脚踝扭伤的关键。让我们注重运动安全,保护好自己的双脚,享受健康的生活。在运动中,不仅要全力以赴,更要注重自我保护,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