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之后不能乱揉捏 骨折之后急救注意事项
在一个雨滑的日子里,老年人和儿童的步伐和笑声在湿滑的路面上显得格外小心翼翼。此时的他们,一旦摔倒,与地面的亲密接触可能会让骨骼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瞬间的跌倒,可能会让局部骨头承受巨大压力,引发肿胀和疼痛。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常常本能地去触碰和揉捏受伤的部位,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无法预见的后果。
对于骨折的伤口,任何随意的揉捏都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如果是颈椎骨折,错误的揉捏动作可能导致脊髓受到压迫,进而引发高位截瘫的严重后果。在胸腰部脊柱骨折的情况下,过重的手部揉压可能损伤腰脊髓神经,造成下肢瘫痪的悲惨后果。
揉捏过程中,锋利的骨折端可能会刺破局部血管,引发内出血。例如,锁骨粉碎性骨折可能导致锁骨下动脉受损,引发严重的出血问题。四肢长骨骨折时,锋利的骨折端还可能刺伤或切断周围的神经,造成神经麻痹等严重后果。在严重的骨折情况下,如大腿、骨盆或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内脏损伤时,揉捏不仅可能加重出血和疼痛,甚至可能引发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面对骨折的突发情况,我们应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伤口出血的患者,应立即判断出血性质并进行紧急止血。有效的止血措施包括加压包扎,利用无菌敷料进行伤口包扎。对于穿出皮外的骨端,应避免立即复位,以防止污染。为了减小疼痛、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并减少周围组织的损伤,患肢需要进行有效的临时制动。在转运过程中,必须确保患者得到迅速、舒适、安全的转运。
在治疗过程中,医疗工作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和专注。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全身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出血较多或伴随休克的患者,应立即进行输血输液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镇痛、止血、抗休克等,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家属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的救治工作,共同面对挑战。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相信能够为患者带来最佳的治疗效果。我们期待每一位患者早日摆脱病痛,重拾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