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酸灼伤的急救方法
酸灼伤:一项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的工业伤害
酸灼伤,一个在工业环境中常见的伤害,主要与硫酸、盐酸、硝酸等腐蚀性毒物有关。这些酸性物质不仅可能通过皮肤接触造成直接灼伤,更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其挥发气、雾点,如硫酸雾和铬酸雾,引发上呼吸道的剧烈刺激。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等严重病症。
面对酸灼伤,我们需要明确识别其不同类型的症状:硝酸灼伤的创面呈现鲜明的黄色痂,硫酸灼伤则呈现出黑色或棕黑色的痂面,而遭遇盐酸或石炭酸灼伤则可能出现白色或灰黄色的痂面。对于遭受酸灼伤的个体,及时采取恰当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一旦发生酸灼伤,受害者应立即去除受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并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持续时间至少15分钟。尤其对于硫酸灼伤,快速用水冲洗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冲去和稀释硫酸,还能有效消除硫酸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
初步冲洗后,受害者应使用5%的小苏打水(碳酸氢钠液)中和创面上的酸性物质,并再次用水冲洗10至20分钟。特别强调的是,眼部的冲洗尤为重要。在冲洗过程中,应首先对眼部进行彻底的清洗,确保冲洗时间不少于10分钟。伤员也可以将面部浸入水中自行清洗。
完成上述步骤后,要进行清创处理,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并及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对于因吸入呼吸道而咳嗽的受害者,应进行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口服酸液的情况,不宜盲目洗胃。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先用清水处理,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应避免口服碳酸氢钠,以防产生二氧化碳增加胃穿孔风险。若大量口服强酸或现场急救不及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接受专业救治。
每一名受害者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及时救援。普及酸灼伤的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对于保护自己和他人至关重要。我们也应牢记安全至上,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安全意识,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保驾护航。编辑: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