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救助卒中病危患者 绿色通道让急救提速

急救常识 2025-07-23 14:46www.xiang120.cn溺水急救方法

冬季的寒风像尖锐的刀片划过天际,一场无声的较量在陈先生(化名)的生命中悄然开启。那个普通的午后,57岁的陈先生头部传来一阵剧痛,但最初,他以为是短暂的疲劳,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下班时分,症状急剧恶化。呕吐、言语不清、左侧身体麻木不适、行走不稳等症状接踵而至。陈先生的同事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他的嘴似乎有些歪斜。面对这种情况,陈先生和他的家人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仿佛生命的钟声在加速。医院迅速启动危重症救治绿色通道,集结了神经内科、介入血管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力量。医院领导亲自指挥,一场关乎生命的战斗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展开。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陈先生的生命奇迹得以创造。

当晚19:35,陈先生抵达急诊室。经过神经内科的初步诊断,怀疑为后循环脑梗死。医院迅速通过绿色通道为他安排了一系列检查,最终确诊为左侧椎动脉完全闭塞。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医疗团队迅速决定采取动脉溶栓。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医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功实现了血管开通。

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徐安定教授以他的专业知识与真诚,为家属详细解释了治疗方案,赢得了家属的信任。介入血管科医疗团队随后展开机械取栓手术,成功将血栓全部取出。这次成功的救治得益于医疗团队的娴熟技术、精准判断、默契合作以及先进的仪器设备。查振刚教授高度评价了各科室的协作和这次成功救治脑卒中的活动。他说:“时间的紧迫与多学科的协同作战是救治成功的关键,这次救治体现了我们医院的实力和优势。”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不仅是一条救命的绿色通道,更是一所拥有专业班底、高度协同作战的医院。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疾病,而快速抢救是救治的关键。徐安定教授分享到,自2004年起,医院开始实施卒中绿色通道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陈先生而言,如果没有通过绿色通道抢救,可能会耽误宝贵的治疗时间。静脉溶栓是治疗卒中的有效方式之一,而在有效时间窗内进行溶栓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近年来,医院的溶栓率持续上升,发病3.5小时内到院溶栓率更是高达70%,这一数字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接近。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徐教授仍然忧心忡忡地提到部分患者和家属对卒中的认识不够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当出现面部或肢体麻木、说话困难等症状时,应立即警惕可能是脑卒中的预兆并紧急就医。徐教授特别提醒广大患者及家属选择具备神经科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不建议自行驾车送患者到医院以免因路途中出现的意外延误治疗。作为指导医生徐安定教授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是一位充满关怀和责任感的医者他的团队和先进治疗技术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生机。

上一篇:宝宝半夜发高烧如何正确处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5-2025 www.xiang120.cn 急救知识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急救知识,急救措施,湖南急救网,急救包,溺水急救,触电急救方法,世界急救日,海姆立克急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