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蛇、海蛇咬伤症状
金环蛇与海蛇的咬伤症状剖析
在热带海域,金环蛇与海蛇的咬伤是对人们生命安全的一大威胁。尽管它们的咬伤在局部症状上有所相似,但在全身表现上却有着显著的差异。对此进行剖析,有助于我们在遭遇危险时做出正确的自救和求救措施。
被金环蛇咬伤后,局部伤口首先会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刺痛或麻木感。蛇的牙痕明显,呈现出特定的形状,牙距通常在0.8至1.6厘米之间。伤口周围的皮肤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如同荔枝皮一般。随着毒素的扩散,患肢淋巴结可能会出现肿胀现象。
全身症状的发作却是缓慢而渐进的。患者可能会感到头昏脑涨,出现嗜睡状态,视力逐渐模糊,甚至出现复视现象。咽部会有阻塞感,声音变得嘶哑,流涎不止。胸闷、呼吸急促也是常见症状。全身肌肉、骨骼和关节会出现阵发性疼痛。在严重情况下,全身肌肉逐渐麻痹,各种神经生理反射消失,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及循环衰竭而死亡。
相比之下,海蛇的咬伤在局部症状上较为隐匿。咬伤后的瞬间疼痛后,会感到持续的麻木感。伤口本身并不会出现红肿疼痛,牙痕较小,有时难以辨认,容易让人忽视其严重性。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海洋捕鱼作业时,人们可能会被混在鱼群中的海蛇所伤。
更为严重的是,咬伤后3至5小时便会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海蛇毒会严重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并对骨骼肌造成损害。患者会感到全身筋骨疼痛,张口都变得困难,甚至说话、吞咽、眨眼都变得费力。视线模糊,面无表情。严重时,呼吸困难,唇、甲呈现紫绀现象,眼球固定不动,瞳孔放大,陷入深昏迷。甚至可能遭遇呼吸肌麻痹,危及生命。
除此之外,海蛇咬伤后还可能出现腮腺肿大、流涎、出汗等症状。在肢体瘫痪前,可能会有短暂的腱反射亢进。更甚者,横纹肌纤维被破坏后会出现肌红蛋白尿(深褐色),这可能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成为伤后2至3天死亡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两种蛇的咬伤,及时的医疗救助至关重要。了解并识别这些症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遭遇危险时做出正确的自救措施,还可以让我们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求救,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