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出鼻血怎么回事 该如何急救
老年人在遭遇鼻出血的困扰时,应该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在家中初步处理后,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专业的止血治疗,并接受全面的检查,以揭示出血背后的深层原因。
鼻出血,在医学上被称为“鼻衄”,它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肺燥血热”,导致鼻腔干燥,使得脆弱的毛细血管容易破裂。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如鼻黏膜萎缩、贫血、记忆力减退、视力下降以及免疫力下降等。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缺血性休克,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鼻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大类因素。局部原因可能包括外伤、鼻中隔偏曲、鼻腔内的嵴和距状突,以及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等。而全身原因则涉及多种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等。对于老年群体来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常见的罪魁祸首。高血压可能导致鼻腔小动脉破裂,而动脉硬化也可能因静脉压升高导致鼻腔血管破裂。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肺炎等疾病以及剧烈的咳嗽也可能引发鼻出血。
当老年人家中出现鼻出血的情况时,家人应密切关注其全身状况,特别是预防因出血过多导致的休克。如果老年人出现脉搏加快、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渴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送医。在止血过程中,病人应坐好或半卧,头稍向前倾,捏紧两侧鼻翼5-10分钟。额部及颈部冷敷有助于血管收缩。如果出血不止或反复发作,应立即送医救治。
预防鼻出血的方法众多,包括戒除烟酒、多食用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C、注意防寒保暖、保持鼻腔卫生等。在冬季或空气干燥时,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对于老年人来说,积极医治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是防治鼻出血的根本之策。
老年人的健康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面对鼻出血问题,我们应迅速采取措施,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以确保老年人的健康与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身体的任何一点不适,及时咨询医生才是保护健康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