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急救和早期处理
急救与早期处理是烧伤患者的关键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实施可以将烧伤的危害降至最低。那么,如何妥善进行这两步呢?让我们深入一下。
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其原则包括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进行冷疗、就近实施急救并分类转运至专科医院。脱离致伤源是首要任务,因为烧伤的程度与致伤物接触机体的时间密切相关。对于不同类型的致伤物,如火焰、热液、化学物质和电,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
面对火焰烧伤,应迅速脱掉燃烧的衣服,卧倒打滚压灭火焰,或以水浇灭。切记不要站立喊叫或奔跑,以免加重头面部及呼吸道的损伤。对于热液烧伤,应立刻脱掉被热液浸湿的衣服。
对于化学物质烧伤,常见的致伤物包括酸、碱、磷等。受伤后应立即脱掉浸有化学物质的衣服,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以去除化学物质。对于电烧伤,应迅速中断电源,并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接下来是冷疗环节。这是一种源于北欧的古老烧伤急救方法,通过伤后立即用冷水或冰水湿敷或浸泡伤区,能立即止痛并减轻烧伤创面。近代研究表明,冷疗不仅可以减少余热对组织的损伤,降低组织代谢,还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和水肿。在烧伤的现场急救中,冷疗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合并伤的处理也是急救中的关键环节。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烧伤都可能合并其他外伤。对于这些合并伤,应按照外伤急救原则进行处理,如处理开放性气胸、制止大出血、简单固定骨折等。要注意保护烧伤创面,防止污染和进一步损伤。
除了上述措施,缓解烧伤疼痛也是急救中的重要一环。烧伤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疼痛,对于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止痛措施。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以给予口服止痛片或肌注药物。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由于伤后的渗出和组织水肿,肌肉注射的药物吸收效果可能不佳,因此更倾向于将药物稀释后通过静脉注入或滴入。特别需要关注小儿、老年患者以及有吸入性损伤、颅脑伤的患者,应慎用或不用某些药物,以免抑制呼吸。
针对烧伤创面,我们需要进行补液抗休克治疗。在伤后的头两天内,由于毛细血管渗出加剧,血容量往往不足。对于小面积烧伤,机体可以通过自我代偿功能来弥补这一不足;但当烧伤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通过口服含盐饮料来补充血容量。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在急救过程中尽量避免在创面涂布各种外用药物特别是那些油性或有色药物因为可能会影响后续对烧伤的准确判断和清创处理。对于那些二度烧伤中出现的水疱以及浮动的表皮也要慎重处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持创面的清洁与湿润避免进一步感染恶化病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减轻烧伤带来的危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恢复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参与能力从而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