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竦是否真实存在 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夏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随着电视剧《清平乐》的热播,这一历史人物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与。
夏竦,这个名字似乎与朝堂风波、后宫争斗紧密相连。在电视剧中,他的形象或许令人惋惜,或许令人称赞,甚至可能令人厌弃。历史上的夏竦,真的如电视剧所呈现的那般吗?
关于夏竦是否为奸臣的说法,确实存在于历史记载中。在元朝末年丞相脱脱和阿鲁图主持修撰的《宋史》中,夏竦被提及,并与其他两人一并被指出为“世皆指为奸邪”。书中还详细记载了他处理不好家庭事务,导致妻子与他偏爱之人矛盾重重,甚至牵累至他的母亲和岳母。夏竦的进取之心也被人所指,他急于在朝中立足,与众多朝臣结交。我们不能仅凭这些就妄下结论。
事实上,夏竦年少时便才华横溢。十二岁时便能挥笔赋诗,十七岁的诗作更是令人赞叹。他的文采正是他走向朝堂的敲门砖。当契丹入侵中原时,他的父亲在抗击敌军时不幸中箭身亡。朝廷为抚恤夏家,将夏竦任命为一名小武官,然而他却心有不甘,凭借自己的文采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文官。
夏竦对待上位者并非一味阿谀奉承,而是多为民着想,不惜得罪他人。当他担任玉清昭应宫判官时,面对上司丁谓的宴请杂技表演,他作诗讽刺丁谓的丑行。后来,他在担任某官职时,极力反对劳民伤财的建三神山、作后土祠等事,说工程过于阔远,并不承天意,最终阻止了这场不智之举。
作为上司的夏竦,对有德有才之人多有提拔。庞籍曾是他的属下,夏竦对他多有优待并鼓励他,后来庞籍果然成为宰相,并做了不少好事。除此之外,范仲淹也曾受过他的提拔,对夏竦充满感激。
更为人称赞的是,夏竦切实为民众做了一些好事。他在任知襄州时,面对严重的灾荒,开放粮仓,劝说当地富人拿出余粮,帮助襄州度过了这场灾难。他在任知洪州时,改革当地的巫术风气,收缴行巫术所用的器具,让巫师改归农业或习针灸方脉。他还支持修建了青州南阳桥,这种独特的造桥技术被全国推广。
夏竦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贤臣,他有他的野心和欲望。但绝对可以称之为能臣,他在许多地方任职时都取得了不俗的政绩,被百姓所铭记。若仅仅因为电视剧《清平乐》而将其简单视为奸臣,那未免过于片面。夏竦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人物,他的历史形象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全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