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基因 南美古人迁徙 人类学谜团有望得助
早在哥伦布首次扬帆远航前的五百多年,红薯已在南美洲的波利尼西亚岛上生根发芽,成为当地的主要农作物。
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红薯的基因组或许是一把揭示古老探索时代秘密的钥匙。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时代比欧洲的地理大发现还要早几百年,充满了许多人类学谜团。
大约八千年前,秘鲁高原上的人们开始在自家土地上种植红薯。早期学者认为,红薯是通过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家在十六世纪初期传入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所提供的证据表明另一种假设更有说服力:古代波利尼西亚的水手航行至南美洲西海岸,将红薯带回故乡。在太平洋地区,最早的红薯炭化样本可追溯到公元一千年前,这比哥伦布的首航还要早几百年。值得注意的是,波利尼西亚语中“红薯”的名称与南美印第安人的叫法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今,科学家们联手法国进化和功能生态学中心以及法国国际农业研究中心,对第一批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的欧洲探险者所采集的植物标本中的红薯样本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这项研究结果已经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为波利尼西亚和南美洲在千年前的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通过对现代红薯样本和古老植物标本上的基因标记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西太平洋地区和东太平洋地区的红薯品种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一现象支持了所谓“三重假设”,即红薯曾经三次被引入一个地区:第一次是通过波利尼西亚和南美洲的前现代联系,第二次是通过西班牙贸易商从墨西哥向西航行,第三次则是葡萄牙贸易商从海向东航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红薯品种传播至西太平洋后就此止步,而东部的品种则主要来自更早时期的南美洲,这一现象正好解释了科学家在东太平洋地区所观察到的差异。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考古学家Patrick Kirch表示,研究团队决定研究这些标本是“创新之举”,为三重假设提供了进一步的强有力证据。该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Caroline Roullier强调,虽然她的基因分析不能单独证明前现代的波利尼西亚与南美洲之间的联系,但它支持了考古学和语言学的证据,从而为此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持。她表示,“这是多种证据的结合”,极具说服力。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红薯传播历史的理解,也为人类历史的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