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军为什么会对董卓忠心耿耿 甚至让将士愿
今天,风趣网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传奇人物董卓和他的西凉军的精彩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领略那段风云岁月。在历史的末年,董卓是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他出生于陇西临洮,早年便喜爱行侠仗义,经常游历凉州羌人部落,凭借豪爽的性格和非凡的胆识,结交了一帮羌人首领。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年后,董卓参与了抵御匈奴游牧民入侵的战争。他英勇善战,率领军队击败了来犯的匈奴人。后来,董卓通过一系列战争,组建了一支以凉州和羌人为主的西凉军。公元189年,他率军进入洛阳,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董卓的成功,离不开他麾下的西凉军。这支军队骁勇善战,对董卓忠诚无比。甚至在董卓被杀害后,西凉军的将士们仍然为了他的复仇攻入长安。那么,西凉军为何愿意为董卓以死相拼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董卓的三个行为来解析原因。董卓生性慷慨,喜爱施舍。他出身于陇西地区的地方豪强,自幼便和羌、胡等少数民族打交道。少年时期的董卓便喜爱社交,结交了很多羌人部落的首领。他生性慷慨,那些少数民族首领都以结交他为荣。据说,董卓曾经为了招待来访的羌族首领,杀死自家的耕牛,这种行为使羌人首领十分感动,他们回去后便凑了上千头牲畜送给董卓。董卓组建西凉军后,对部下的赏赐更是毫不吝啬,这种掏心掏肺的行为让西凉军的将士们心甘情愿随他作战。董卓生性残暴,众人皆畏。各朝各代的史书中都曾对董卓的残暴进行过描述。董卓性格凶狠暴躁,早年在与匈奴人作战时,他常常当众屠杀逃兵和不听从指挥的将士。在平定凉州地区的羌人和鲜卑人的叛乱时,董卓毫不留情地屠杀参与叛乱的羌人首领,即使曾经与他结交的也不例外。这种残忍的行为让西凉军的将士们对他产生畏惧之心,更不敢反抗他。董卓纵容部下烧杀抢掠的行为也是他能笼络军心的重要一环。西凉军的军纪可以说是非常之差,犹如一帮烧杀抢掠的土匪。而董卓则非常愿意满足他们的兽性,他的军队每进入一城,他便下令将士自行索取,大肆抢掠。这种纵容部下烧杀抢掠的行为不仅满足了西凉军的兽性,也让他们更加忠诚于董卓。在董卓被杀之后,西凉军的将士们仍然选择进攻长安,为董卓报仇,除了为了精神领袖报仇之外,长安城的财物也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董卓的慷慨施舍、残暴威严以及纵容部下烧杀抢掠的行为,使他成功地笼络了西凉军的军心。这支传奇的军队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