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朝云是苏轼的灵魂伴侣 二人之间有
她,字子霞,是那位大文豪的侍妾,更是灵魂伴侣。今日,我们将一同探寻这位传奇女子的生平故事,领略她与大文豪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众多女子中,王朝云无疑是独特的那一朵。由于家境贫寒,她从小便进入了歌舞伎班。命运之神却为她在熙宁四年带来了一线生机。那一年,新法被废,大文豪被贬至杭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遇见了丽质天成、聪明过人的朝云。尽管身处风尘之中,她却散发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气质。在大文豪夫人王闰之的引荐下,朝云被从歌舞班中解救出来,成为大文豪的侍女。后来,在黄州,她更是被收为侍妾。
在众多妻妾中,朝云是最能深入了解大文豪的人。他的诗词,只有朝云能真正领略其中的韵味。正如《东坡笔记》所载,某日饭后散步时,大文豪指着肚子问身边侍女:“你们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什么?”有的说是文章,有的说是见识,而朝云却笑着说:“一肚皮的不合时宜。”这句话让大文豪捧腹大笑,感慨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当大文豪被贬到惠州时,继室夫人王闰之已离世,其他侍妾也相继离去,只有朝云始终陪伴在他身边。她常常唱起那首《蝶恋花》词,为他的生活带来一丝慰藉。每当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时,朝云总会忍不住内心的惆怅,泪水涟涟。因为她深知大文豪的命运多舛,屡受打击。在她去世后,大文豪悲痛欲绝,发誓终生不再听这首词。
朝云曾为大文豪诞下一子,那时的大文豪已是年过花甲,被贬至遥远的惠州。孩子的出生让他欣喜若狂,他在孩子出生三天后写下《洗儿戏作》一诗。但命运多舛,这个孩子仅存活了十一个月便夭折了。这对二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朝云从此放下了舞衣,专心修行佛法,有时还与大文豪一同炼制丹药。大文豪在许多诗词中把她比作天女维摩。
在惠州,大文豪建了一所房子,名为“白鹤居”,后人称之为“朝云堂”。朝云却未能住进这所房子。她娇弱的身体无法忍受岭南的炎热气候,染上了瘟疫,最终离世,年仅三十四岁。临终时,她念着《金刚经》中的几句经文,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伊人已逝,大文豪再无知己。他心中无比悲痛,陆续写了许多诗文来悼念这位知己。其中那首《西江月·梅花》最为人们所熟知。他在惠州西湖边朝云的墓地上修建了一座亭子来纪念她,取名“六如亭”。亭中一副楹联写道:“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是对朝云深深的怀念与思念。这对传奇的恋人虽已离世分隔多年但他们的情感却永存于世让人动容怀念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