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历城再次发现大型战国墓葬
在山东济南历城区的梁二村东南部,一段尘封的历史在2017年的春天至夏天被悄然揭开。彼时,为了配合济南新东站片区安置房建设工程,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开始发掘一座大型战国墓葬——M3。这座墓葬的发掘之旅始于勘探发现,随后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准,正式开启。
M3墓葬位于历城区梁二村东南的一片宁静之地,距离之前发掘的M1墓葬仅15米之隔。这座墓葬的形制独特,为甲字形竖穴土坑积石木椁墓,开口距离地表约1米,方向正南。不同于一般的甲字形墓葬,它的墓道并未位于墓室的中轴线上,而是偏向东侧,方向略有偏差。尽管受到土方施工和晚期扰坑、扰沟的影响,但这座墓葬的整体结构依然保存完好。
墓葬的斜坡墓道长23.5米,墓室口长27.5米,整体呈现出一个巨大的甲字形轮廓。墓室四壁及墓道两侧呈现四级台阶状内收,台阶规整,并涂有一层洁白的白灰。墓道台阶呈斜坡状上升,与墓道底部平行。这些细致的设计和精致的工艺都反映出战国时期的高超技艺和严谨礼仪。
椁室是墓葬的核心部分,它的上口部分呈斜坡状,下部则是直壁。尽管受到早期盗扰的破坏,但从残存的痕迹中,专家们依然能够窥见这座墓葬的昔日风采。在椁室之上,有一层由卵石和蚌壳组成的保护层,四边宽出椁室约40至50厘米。这些自然元素与人工精心设计的墓葬结构相结合,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匠心。
这座墓葬的命运并不顺利。专家们发现了多达13处的盗洞,其中8处甚至已经侵入椁室内。尽管墓葬内的随葬品被扰乱无存,但在某些盗洞内,专家们还是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物,如灰陶豆盘、器盖、覆莲纹残碑座等。这些文物或许可以为我们揭示墓主人的身份和战国时期的某些文化习俗。
根据墓葬的形制和规模,专家们推测这座墓葬的主人应该是大夫一级的贵族。结合M1墓葬的存在和村民的说法,他们可能是夫妻合葬墓。这两座墓是济南乃至山东地区近年来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战国墓,虽然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或盗扰,但它们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它们的形制特征与临淄等地的齐国墓葬一致,但为什么没有在二层台上发现普遍的陪葬坑、陪葬墓等设施呢?这可能与墓主人的地位变化、经济衰落有关,也可能反映了边疆与京畿腹地葬俗的差异。
此次发掘的M3墓葬为研究齐国葬俗、齐国边邑、齐文化变迁以及齐国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这是一次与历史对话的旅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遥远的时代。更多关于山东济南历城发现大型战国墓葬的精彩内容,请关注频道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