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李治真的个软弱的君主吗 其实不然
重塑李治形象:铁血君主而非柔弱之子
当我们谈及李治,很多人会将其与软弱的君主、被妻子压制等词联系在一起。真正的李治并非如此,他是一位充满政治智慧、手段高明的统治者。就连唐太宗李世民,这位打服天下英雄的人物,也曾对他看走了眼。
李世民是唐朝建立的功臣之一,其地位无人能及,只有扫平江南的功绩能与他相提并论。当李世民与李治争夺太子之位,与皇帝李渊爆发权力冲突时,军方大佬李靖、李勣都坚定地站在了李世民一边。李世民在选择继承人时却选择了看似“仁厚”的李治,这背后隐藏着他对未来局势的深刻洞察。
李治并非如外界所见的柔弱之子。相反,他冷酷、阴鸷,残忍无情,善于隐藏自己。他善于利用局势,让剧情走向永远有利于他的方向发展。刚刚登基后,他利用手段清洗了开国功臣和后代的势力,打压了前朝重臣门阀势力。然后借助长孙无忌之手,消灭了皇族中最有威望的荆王李元景与吴王。
在废后事件中,李治果断选择了个人能力顶尖但家族势力弱小的武则天。他利用武则天废了王皇后,消灭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彻底打倒了勋贵势力。这一系列行动展示了李治的高明手段,他完成了对皇族、世家门阀、权臣勋贵、外戚势力的全面打击,中央集权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李治在行动中的手段极其隐蔽,他让人们感觉他受到了武则天的蛊惑,而非自主行为。实际上,他的决策背后有着精心的策划和布局。包括许敬宗、等在内的出谋划策者都是李治的人,而非武则天的亲信。这些心腹重臣在李治成为皇帝后继续忠诚地跟随他,甚至在废后事件上坚定支持武后。
尽管武则天在高宗朝的影响力看似强大,但实际上她只能掌握李治想让她掌握的权力。朝堂上充斥着反武或不买武则天账的重臣,她几乎没有实权。整个高宗朝的宰相任免,武则天都无法插手。
李治是一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包括武则天,来实现他的目标。他无法预料到的是,在他死后武则天会废掉两个儿子,自己成为女皇。当时太子文弱且年轻,而武后精明强干且年龄较大,这导致武后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掌控大权。只是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武则天居然又多活了二十多年,直到八十多岁才去世,最终成为唯一的女皇。
李治并非外界所见的软弱君主。相反他是一个充满政治智慧、手段高明的统治者。他的行为展示了他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局势的深刻洞察是唐朝历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