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掠日天体和我们想象中不同
最近,“罗赛塔号”探测器频频传来关于“彗星67P”(即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的最新动态,仿佛进入了信息的“井喷模式”。而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与罗赛塔紧密相关的另一神奇探测器——“太阳和日球层探测器”,或称SOHO。
SOHO探测器的发现可谓令人耳目一新。通过对掠日天体的深入研究,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我们所观察到的掠日天体可能并非全为彗星,它们之中潜藏着一些形态介于彗星与行星之间的天体。这些神秘的存在引发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些天体可能存在的潜在威胁感到担忧。
回溯至2008年,一颗马斯登族掠日天体在掠过太阳时,其轨道竟异常接近月球,人类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这一事件再次凸显了对这些掠日天体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毕竟,我们无法忽视它们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
SOHO探测器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太阳这颗最近的恒星及其稀薄的大气层。它还能捕捉到那些飞越太阳的彗星。近二十年来,它已成功发现了超过三千个掠日天体。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并非真正的彗星。例如,“332P/索贺1”这个天体,它似乎没有彗星典型的冰尘混合物结构,更像是一颗小行星或是太空中的岩石。美国海军科研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卡尔•巴塔姆斯对此展开了研究,并提出了多种可能性。巴塔姆斯推测,这些天体可能曾经是彗星,或者小行星与它们有所接触并附着在其表面,导致其形态介于彗星和小行星之间。
在巴塔姆斯的论文中,他指出大部分被SOHO观测到的彗星确实属于科鲁兹族彗星。也有大约四分之一的天体难以明确归类。经过分析,这些难以归类的掠日天体很可能是彗星的内部核心或是距离太阳非常近的小行星。预测这些掠日天体的轨道并不容易,因为它们在经过太阳时受到太阳引力的影响而改变了原有的轨道。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依然通过观察短周期彗星的轨迹来尝试预测它们的路径。例如,“322P/索贺1”这个天体就是被科学家在远离太阳的地方所发现的。
为了更好地追踪这些可能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天体,对它们的分析和研究至关重要。大约八年前的一次天文事件就是一个警示——一颗马斯登族掠日天体在穿越太阳系时几乎接近月球轨道的距离。虽然SOHO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们对这些天体的观测空白,但其观测能力仍然有限,仍有许多未知的天体等待我们去探索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