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台湾“种茶翁”湖南耕耘深山二十余载:以茶圆梦
在湖南海拔最高的高山茶园之一,有一位名叫古胜潭的台湾老人,他耕耘了这片土地已经整整23年。古胜潭从台湾引进了优质的软枝乌龙茶树苗,并采用台湾的制茶工艺,打造出了品质卓越的茶叶产品。这里产出的茶叶香气浓郁,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古胜潭今年已经七十岁了,但依旧忙于安排清园工作,他热爱这片土地,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古胜潭是台中县人,年轻时经营果园和养殖场,是当地富裕的农民之一。他一直梦想着拓展自己的事业版图。1997年,他与合伙人带着万元来到湖南炎陵投资。在这里,他一眼相中了海拔高的龟龙窝,开始种植新世纪梨。由于高山环境恶劣,最初几年梨树的收成并不理想,甚至一度面临颗粒无收的困境。但古胜潭并未放弃,他坚持下来并调整了种植策略,决定引进软枝乌龙茶树并改种茶叶。
古胜潭的茶园从最初的40亩逐渐扩大到了如今的1450亩。这里常年云雾缭绕、土壤肥沃,加上台湾的制茶工艺,共同造就了茶叶的高品质。他的茶园首次收获就获得了首届“中国国饮杯”特等奖的殊荣。古胜潭与当地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村民们自发地帮助他解决各种困难,包括山顶通信和修路的问题。古胜潭不仅向村民们传授种植软枝乌龙茶树的技术和经验,还提供茶树苗并帮助他们加工茶叶。他带领龟龙窝附近的村民共同致富,实现了两岸茶业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古胜潭每次回到台湾都会带着龟龙窝的茶叶赠送给亲友们品尝。台湾实践大学和茶叶改良所的专家品尝后赞不绝口,专程到茶园考察并担任龟龙窝茶叶在台湾的推广大使。他还多次邀请两岸的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为当地茶农传授技艺。古胜潭的努力推动了两岸茶业交流的发展,使得台湾制茶工艺中的“浪青”工序被湖南茶企采纳并应用于生产中。古胜潭表示将一直努力推动两岸茶业交流,让龟龙窝成为两岸茶业新技术的交流地和实验园。
展望未来,古胜潭已经规划了茶旅融合发展之路。他计划将更多的山地开辟出来用于种植茶树,并建设游人步道、人工湖等旅游设施。他还打算在那里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茶叶加工厂,与乡亲们共同迈向“小康梦”。古胜潭的故事和精神鼓舞着更多的人投身农业事业,也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他的事迹展示了一个台湾农民在异国他乡奋斗拼搏的历程也展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共同发展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