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队去火星淘金
不久前,我读了一本书,内容聚焦于神秘的海洋世界。书中揭示了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掌控,使我想起一句话:“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世界。”这种说法的确颇有道理。而如今,我倾向于认为人类的未来舞台将转移到太空。或许可以说,掌握了天空的国家,便掌握了世界的未来。
最近,关于一颗小行星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颗小行星所蕴藏的铁和其他贵金属数量惊人,足以对地球的金融系统产生颠覆性影响。而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的最新研究也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据最新研究,火星的地幔与地球的极为相似,富含各种矿物质。这使我思考,未来人类是否能在其他星球找到地球所需的资源,即使那些星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
如我们所知,火星上的伊利泽姆火山是火星表面第二大的火山,其高度达到了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两倍,约16公里之高。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火星的地幔可能比预想的更为复杂,与地球地幔的相似性意味着人类可能更容易在火星上存活。
研究人员对伊利泽姆火山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周围的熔岩流化学成分与地幔在特定温度下的表现一致。这一发现揭示了火星地质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预期。可能是巨大火山的重量导致了地幔的荷载效应。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地质和地球物理系研究生大卫·苏斯科塞德领导了这项研究。他强调,火星更像地球,而不是月球。数十年来,我们以为火星是一个缺乏生命的岩石星球,布满了休眠的火山坑。但越来越多的观测显示,火星的月球特征相对较少。
基于好奇号火星车在加勒陨坑的勘测数据,我们发现火星岩石的复杂类型和地球化学成分,以及更多潜在的可用资源,这些都为人类的未来火星生存提供了希望。伊利泽姆火山的图像是由火星全球勘测器拍摄的。苏斯科塞德表示,我们在火星表面看到的多数火山都有数十亿年的历史,而伊利泽姆火山的一些熔岩流区可能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我们甚至猜测伊利泽姆火山可能仍在活动,尽管这需要进一步证实。
苏斯科塞德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火星火山的成分可能随着其喷发历史而演变。理解火星地幔的进化历史将有助于研究人员分析火星地壳中存在哪些有价值的矿石和其他矿物质,以及火山是否会对未来的火星任务构成意想不到的威胁。研究人员指出,火星和地球的地幔进化历史存在显著差异,而火星的内部结构进化历史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