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杜甫曾差点被好朋友杀掉吗
大诗人杜甫与挚友严武:一段惊心动魄的交往历程
你是否知道,那位我们熟知的诗圣杜甫,曾一度被他的至交好友严武差点置之死地?今天,让我们跟随风趣的小故事,一同探寻这段不平凡的友情。
在唐朝的广大社交网络中,诗人杜甫拥有众多好友,而严武无疑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杜甫的诗作中多次提及严武,两人关系非同一般。
严武,华州华阴人,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家庭。他自小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豪爽性格。在8岁那年,因父亲偏宠小妾而冷落母亲,小严武竟然因爱母之深,愤怒之下锤击小妾。这样的性格,足以看出他日后的行事风格——果断、决绝。
当杜甫在人生的旅途中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之时,严武的出现为他带来了转机。严武曾两次出镇剑南,每次都给予杜甫极大的关照。他不仅资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建造居所,还亲自上表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校检工部员外郎。这份情谊,让杜甫感激不尽。
生活中的杜甫有时行事过于直率,可能无意中触怒了严武。每当严武到访,杜甫往往不戴头巾,言语间有时显得急躁和傲慢。对于手握重兵、性格暴烈的严武来说,杜甫的这般举动无疑是一种挑战。
一次,杜甫酒醉后更是登上严武的座椅,言语间对严武的父亲严挺之出言不逊。这一举动,让严武忍无可忍。他决定召集心腹官吏,趁机杀掉杜甫以及他一直看不惯的梓州刺史章彝。
就在严武准备行动的那天,发生了一件怪事。当他带着兵器出门时,帽子连续三次被门帘的钩子钩住。这件奇怪的事被理解为杜甫命不该绝的象征,旁边的人趁机通知了严武的母亲。在母亲的责备下,严武放弃了杀杜甫的念头,只杀了章彝。
事后,杜甫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开始收敛自己的行为。两人的关系逐渐恢复,严武依然关照杜甫。直到严武病逝前,两人间的关系始终融洽。
这个故事不仅让我们了解到杜甫与严武之间惊心动魄的交往历程,也给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世的启示。朋友间的交往需要相互尊重、注意言行。尤其对于那些有地位、有权势的朋友,更要尊重他们的面子。因为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严武和杜甫的友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为人处世有了全新的认识。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珍惜友情,尊重他人,避免因言行不当而伤害到那些真正关心我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