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和汉朝疆域相比 唐朝为何比不上汉朝
今天,风趣网的小编带着大家走进汉唐时代的疆域变迁,让我们一同领略其中的风云变幻。
说到汉朝与唐朝的疆域对比,很多人可能初看之下会认为唐朝的广袤领土使其显得更为强盛。深入剖析汉唐两朝的疆域面积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我们会发现,问题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唐朝前期的辽阔领土,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其占据了衰败的时机。唐军并没有经历过悲壮的远征,便凭借一些小战役的成果,囊括了大漠南北,这使得唐朝的辉煌之中也带有一定的侥幸成分。当时的突厥已经天灾人祸,平民百姓死亡甚重,内部也已分崩离析,这为唐朝的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唐朝的领土实际并不稳定,西部疆域的极限仅维持了短暂几年,就迅速退缩到与汉代西域相近的位置。甚至西域曾被长期霸占,北方在突厥复国后便不再拥有。这些都发生在唐朝的鼎盛时期之前。到了唐玄宗之后,不仅北方和西域不再掌控,连汉代经营几百年的河西也被吐蕃占据。
相较之下,汉朝的扩张更具策略性。汉朝并没有直接统治过蒙古高原,这并不是因为汉朝无法做到,而是汉人从未想过要统治那里。汉代的扩张是有方向性和选择性的,就像做生意一样,汉帝国不会去做亏本买卖。匈奴在汉人眼里是荒凉和毫无利用价值的地方。汉朝的扩张主要向东至日本海,西至中亚,南至中南半岛南部。对于北方,汉朝的扩张较为消极,只是重新夺取河套,并通过军事据点形式适度延伸。这是因为向北扩张并非汉朝的国策,匈奴比唐朝的突厥更为坚韧和难斗。
说到汉唐时期的民族融合问题,唐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其盛衰都伴随着融合过程。繁荣时期的融合充满歌舞升平的和谐氛围,而在衰败时期的融合则带有流离凄惨的悲凉色彩。安史之乱后,唐朝军队由河西、陇右、河湟三地内调,吐蕃占据河西地区,这些地方的大部分人融入了吐蕃。而在汉武帝时期,有过两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一次是在收复河南地区后,汉朝在河套地区修筑朔方城并移民十万这里。另一次是在公元前121年,由于关东大水,汉朝一次性迁徙70万民众到陇西、北地、西河、上郡等地。随后,汉朝还在这些地方开设“官田”,让60万边防官兵来开垦种植。这两次移民加起来达到140万之众,是我国移民戍边的真正开始。
在深入了解汉唐两朝的疆域变迁和民族融合问题后,我们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表示敬佩。他们面对内忧外患,依然能够坚定扩张疆土、融合民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