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校长们这么说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刘晓星报道,通讯员穗教宣透露)教育部门再三强调减负,孩子们在校内的课业负担确实有所减轻。为何课外负担却愈发沉重?一味地“进补”真的能为孩子铺就成功之路吗?一场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热烈讨论活动,日前在广东广雅中学隆重举行。
广州市教育局在此次会议上,向广大家长发出倡议。他们呼吁家长进一步提升对教育价值的认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教育局强调,家长应重视孩子必备的身体素质、品格和综合能力的发展。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把提高校内学习的质量作为首要任务,按需适度参与校外培训,真正减轻孩子的课外负担,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态和成长环境。
“教师的素养,关乎学生负担的合理性。”吴颖民,这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及广州中学校长,深刻指出。他强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发教师热爱教学工作的热情,都能为学生减负带来积极影响。优秀的教师,应以较轻的负担,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成果。
广铁一中的校长周伟锋也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学生负担与课堂教学效率息息相关。他始终遵循“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周校长指出,现在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旁观者,没有真正利用好宝贵的45分钟。课堂效率低,导致时间浪费,从而增加了课外负担。
吴颖民还向部门提出建议,要树立正确教育政绩观。他担心,如果教育行政部门给学校下达追求升学率的指标,只会将压力转嫁给学生,学生减负无从谈起。
广州市第二中学副校长温晖则呼吁家长关注孩子的多方面素质。他认为,有决心、热情、自控力,以及乐观、懂得感恩、社交能力强、有强烈好奇心的孩子,才最有可能成功。温晖建议家长多关注孩子的身体、耐力、情趣、习惯、行为以及初步的“三观”,而非只关注分数和年级排名。
吴颖民以一个父亲的视角,向家长们发出深刻的呼吁:“要以选择未来‘女婿’和‘儿媳’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他设想,如果一个父亲在选择儿媳或女婿时,考虑的不只是对方的学业成绩或智商超群,而是重视对方的健康、人品、性格和责任等品质。如果每位家长都能以这样的标准来教育孩子,那么孩子们所承受的课业负担问题便会得到极大的缓解。这场讨论活动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和重新审视教育观念的契机,引发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