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这种情况 是什么原因导
宦官专权: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现象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宦官专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而生,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宦官这一特殊身份,使他们极易在权力场中形成专权局面。
宦官专权的出现,往往是在中央集权加强的时期,特别是在王朝的中后期。当宦官在关键时刻帮助皇帝夺取或巩固皇位,立下汗马功劳时,他们便以功获宠,以宠掌权。这时,皇帝感到权臣或地方势力威胁皇权时,便会利用内朝宦官来分割外朝相权,或控制地方势力。这样,宦官逐步涉足军政大权,形成了专权局面。
政治腐败也是宦官专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白寿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当皇帝勤于政事、积极有为时,宦官是难以插手政治的。反之,当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时,宦官则往往趁机染指于政,甚至左右政局。特别是在王朝的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导致政治逐渐腐败,宦官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当皇帝开始殆政,就容易将内外朝政事交于宦官,使宦官势力急速上升。
从历史上看,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时期。在东汉中期以后,多由幼主临朝,政权多落入皇亲贵戚的外戚手中。皇帝成年后,为摆脱外戚专权的局面,往往会依靠身边的宦官发动政变。这样,宦官在皇帝的支持下形成政治集团,操纵政权。但由于宦官没有社会基础和政治才干,往往导致政治更加腐败。
进入唐朝中期,宦官专权开始显现。宦官因拥立皇帝有功而权力增大,后来更是直接掌握了兵权,开始干预政治。到了明朝,从永乐帝后,宦官的权势开始增强。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皇帝为强化权力,通过宦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控制。明代的特务机构部分由宦官控制,宦官还掌握一些经济大权,并通过充任监军等职位涉足军事。正因如此,明代宦官专权的程度和危害更为严重。
宦官专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依附于封建专制制度而产生、发展。它的存在是皇权旁落、权力斗争的结果,实质上是封建皇权的变形和延伸。但宦官专权极易导致政治更加黑暗,加剧农民起义的爆发,进而加速旧王朝的灭亡。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也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