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堂生吃海鲜易患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深入与防治策略
食源性寄生虫病,一个因摄入生鲜或未煮熟透的食品而引发的健康隐患。这些食品可能潜藏着寄生虫卵或幼虫,其中对人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的食源性寄生虫包括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和广州管圆线虫等,它们广泛存在于各种生鲜水产品体内。
以淡水鱼虾为例,如果人们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带囊蚴的鱼虾,这些肝吸虫成虫就可能寄生在肝内胆管内,从而引发肝吸虫病。螺类则常常携带广州管圆线虫这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一旦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可能引发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一系列症状,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痴呆。
面对这样的健康威胁,鞍山市疾控中心对市民发出提醒。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后,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或体征。如果在食用水产品后出现咳嗽、肝区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而在日常生活中,加工水产品时更要确保彻底加热至熟透。
那么,如何在品尝海鲜的原始鲜美的又确保安全呢?生吃海鲜确实存在风险,但医学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处理海鲜时,可以先将其冷冻,然后浇上淡盐水。这一方法不仅能保留海鲜的鲜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杀死细菌,降低感染风险。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牡蛎和一些水生贝类,常常含有一种对肠道免疫功能较差的人具有潜在致命危害的“致伤弧菌”。对于这类海鲜,采取冷冻加淡盐水的方式处理,能有效减少细菌的危害。这样,您就可以在尽享美食的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我们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造成交叉污染。在加工过生鲜水产品的刀具及砧板必须经过清洗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避免使用同一器皿盛放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通过这些简单的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