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蛇咬伤的急救方法
在世界各地,毒蛇的种类繁多,约有500余种。在中国,经过细致的生物学研究,已经识别出大约49种毒蛇。这些毒蛇中,有一部分对人类构成较大危害,经常导致蛇伤。其中包括眼镜蛇科的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等十种。除此之外,还有海蛇科的海蛇、蝰蛇科的蝰蛇以及蝮蛇科的蝮蛇等,它们也都具有潜在的威胁。这些毒蛇的毒液成分复杂,包含神经毒、心脏毒、细胞毒等,还有出血毒以及蛋白质、多肽类等多种酶类物质。这些毒液呈半透明粘稠状,微酸性,由毒蛇的毒腺分泌。一旦被咬伤,毒液会迅速扩散至全身,引发一系列中毒症状。
毒蛇咬伤的案例在春夏之交至秋季尤为常见,这与毒蛇的活跃期和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有关。根据毒蛇的种类和毒液成分的不同,临床上将毒蛇咬伤分为神经毒型、血循毒型和混合毒型三种类型。
神经毒型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的损害症状,主要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引起。这类咬伤的特点是蛇毒吸收快,局部症状不明显,但病情发展迅速,一旦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情况往往十分严重。
血循毒型则主要表现为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常由蝰蛇、竹叶青、尖吻蝮及烙铁头等毒蛇咬伤导致。这类咬伤的特点是局部症状严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急。
混合毒型毒蛇咬伤则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咬伤引起,其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明显。
在诊断毒蛇咬伤时,除了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判断,还需要进行实验室的检查以确认。对于毒蛇咬伤的治疗,除了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外,还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毒蛇咬伤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神经毒型中毒的治疗重点在于保护神经系统,对于血循毒型则需要关注血液及循环系统的稳定,而对于混合毒型则需要全面考虑,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一旦被毒蛇咬伤,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首先进行结扎,阻止毒液扩散;接着用清水、盐水等冲洗伤口,清除粘附的毒液;如果伤口有毒牙残留,应及时挑出。然后可以采用吸引的方式去除部分毒液。使用拨火罐法或用口吸吮法,边吸边吐,以尽快将蛇毒排出局部。使用口吸吮法时务必确保口腔粘膜无破损等,以免间接吸收中毒。
在初步处理之后,还需要进行扩创排毒。用消毒的手术刀在局部作十字口切开以促进毒液排出。患肢可以浸泡在冷盐水中通过挤压进一步排毒。接下来是药物治疗,根据蛇伤情况选择适当的蛇药。目前市面上有多种蛇药可供选择使用。根据咬伤时间尽早应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更佳。此外还可以采用中草药治疗如七叶一枝花等。
此外还有一些局部用药的方法如用依地酸钠溶液冲洗伤口和高锰酸钾溶液局部注射等。最后是对症处理针对各种并发症进行治疗如呼吸衰竭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总之毒蛇咬伤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需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寻求医疗救助。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大家能够了解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户外活动安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