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如何预防中风-
范师傅是一位长期与高血压斗争的患者,曾经的中风经历让他对身体的健康格外关注。他深知极端气候对血压的影响,因此每当季节更迭、气温波动时,他都会格外警觉。
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寒冷的冬季是中风的高发期,这让范师傅在寒冷的冬季如坐针毡。最近他从电台了解到,炎热的盛夏同样可能诱发脑血管意外。每当夏季气温飙升到三十摄氏度以上时,范师傅的家人都会对他的身体状况担忧不已,督促他按时服药,并陪伴他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范师傅的担心并非没有依据。气象医学研究揭示,一年中有两个中风的高峰期——气温零度以下的严冬和气温三十二度以上的盛夏。更令人担忧的是,气温越高,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就越大。当气温上升时,汗液分泌量增加,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就会导致体内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引发缺血性中风。为了散热,人体的血液大量流向皮肤,导致大脑血流量减少。这对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的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可能加剧大脑的缺血,引发脑梗塞。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健康威胁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必须密切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气温的变化。他们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急躁和易怒。适量饮水,维持室内外温度的平衡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中医的方法来预防中风。例如,可以使用钩藤、菊花、决明子等中草药泡茶饮用,以清肝平阳。制作桑叶、菊花等药枕,可以在睡眠中疏风散热。为了预防血液黏稠度增高和中风的发生,特别是在冬夏两季中风高峰期,应定时服用一些抗凝药品或食用一些具有抗凝作用的食品,如阿司匹林、黑木耳等。
范师傅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中风这一健康威胁的严重性。无论寒冬酷暑,我们都应该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美好生活的拥有健康的身体。让我们从范师傅的故事中汲取教训,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