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自我保健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种常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出现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复杂多样。患者可能会感受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以及持续或间断的上腹饱胀、钝痛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患者甚至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体质消瘦和贫血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当此疾病与胃溃疡、胃息肉、胃粘膜脱垂等症状并存时,患者的症状会进一步加剧,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此病的成因多元且复杂,涉及到环境、污染、情绪等社会因素,也与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胆汁返流、免疫力低下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需要借助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以病理诊断为主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出现上腹部不适的患者,经过医学检查,往往轻重不一地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对于这些患者来说,积极面对并接受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在治疗方面,除了对症处理,患者还需调整生活习惯,忌酒,避免过热、过咸及辛辣食物的摄入。对于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适量使用蛋白酶及多酶片来改善。避免使用可能损害胃粘膜的药物,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可以配合抗生素治疗。为了加强胃粘膜保护,提高细胞再生能力,可以使用维生素A、E和中药复方猴头冲剂等。
改善胃动力也是消除症状的关键。吗丁啉、普瑞搏思(西沙比利)等药物可以增强食道下段括约肌张力,促进胃蠕动,加速胃排空,有效缓解饱胀感和腹胀等症状。对于胃粘膜脱垂的患者则不宜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是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伴有中重度肠腺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其胃癌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尽管与胃癌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这些患者仍需定期复查,以防万一。
在这场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战斗中,除了医生的指导和治疗,个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更是关键。只有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我们才能更有效地战胜这一疾病。希望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加了解这一疾病,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