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中腹痛如何紧急处理
胃肠痉挛及其他运动相关腹痛
运动中的腹痛,常常源于胃肠痉挛等多元原因。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运动前后饮食过量或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都可能引发胃肠痉挛。这种疼痛常常出现在上腹部,表现为钝痛、胀痛甚至绞痛。空腹运动、胃酸分泌过多或吸入冷空气等运动安排不当也可能导致胃部痉挛。而宿便、蛔虫或其他寄生虫也有可能引发腹痛。
除了胃肠问题,肝脾区的疼痛也是运动中的常见问题。若发生在运动早期,可能是因为准备活动不足,导致内脏器官功能与运动器官无法相适应,或者呼吸节律紊乱。而在运动中后期,肝脾悬重韧带紧张牵扯也会引起疼痛。近年来,激烈运动时肝糖消耗增多、热量释放猛增也被认为是引起肝区疼痛的原因之一。
运动后发生的腹直肌痉挛,常常是因为运动时大量排汗,盐分丧失,导致水盐代谢失调。对于患有慢性阑尾炎等疾病的患者,在参与激烈活动时可能会因为振动和牵扯产生疼痛。
面对运动中腹痛,首先要明确的是,对于首次出现的腹痛症状,应迅速准确地做出诊断,不排除急腹症的可能性。在未明确诊断前,不应服用止痛药。在运动中发生腹痛时,可适当调整呼吸、减速,并尝试用手按压。如怀疑是胃肠痉挛,可尝试针灸或注射阿托品等药物。如疼痛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寻求医疗救助。
预防运动中腹痛的关键在于治疗原发性疾病,加强医务监督,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在运动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合理安排膳食,避免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不食用冷饮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准备活动要做得充分、合理,从慢的身体练习开始,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注意呼吸节奏的调整,失水较多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和盐。只有这样科学的锻炼方法、合理的膳食安排、充分的准备活动相结合,才能有效预防运动中腹痛的发生。让我们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科学锻炼,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