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达1257台(套)
中新网西宁3月13日电(罗云鹏报道)近日,记者从青海省科技厅获悉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青海省近年积极构建一个开放共享的科研环境,已成功向96家单位共享入网大型科研仪器达1257台(套)。这一举措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实现科技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显著提升了大型科学仪器的利用率和应用水平。
青海省科技厅详细阐述了该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的丰富资源。这个平台囊括了青海省及驻青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医疗机构、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拥有大型科学仪器的各类企事业单位。这一平台就像一个科研资源的宝库,为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据了解,青海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的服务领域广泛,涵盖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环境、材料、机械、石油、矿产、先进制造和安全健康等众多领域。它为产品研发、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标准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实验和分析测试服务,成为推动青海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统计数据更加彰显了这一平台的实力。目前,青海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拥有96家服务单位,入网仪器数量高达1257台(套)。这些仪器已经全部取得国家平台接口授权,实现了与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数据和服务对接,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青海省科技厅还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来推动大型科学仪器的共享使用。通过设立大型仪器购置补贴专项,对省内科研院所购买300万元以上的科研急需的大型科研设备,经过评审后给予购置费70%的补贴。这一政策已经成功补贴了高达1.0592亿元,并将补贴设备纳入青海大仪共享服务平台作为硬性指标。
青海省还遵循“谁开放、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补贴机制。这一机制鼓励更多的单位将自身的大型科学仪器纳入共享平台,并通过发放共享服务补贴资金的方式回馈贡献者。截至目前,青海省已经累计发放共享服务补贴资金高达940.47万元。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推动青海省的科技创新和科研合作,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这一成功的实践案例展示了青海省在科技创新和资源共享方面的决心和成果。通过整合各类创新主体及其资源,青海省成功构建了一个开放共享的科研环境,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元化的资源支持。这无疑将激发更多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推动青海省的科技事业持续蓬勃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