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是看水花吗-跳水是水花越小越好吗-
奥运会跳水项目已经拉开帷幕,人们通常认为跳水评分与水花有关。那么,跳水真的是只看水花吗?水花越小就越好吗?
跳水,真的是一门艺术。当运动员跃入水中,那短暂的一刻,身体与水面相遇,激起的水花是评价的一部分。运动员身体倾斜得越少,水花就越小,分数也可能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水花越小就一定越好。
在跳水过程中,只有在出现失误或身体失去平衡时,比如以屁股或平行方式入水,才会激起较大的水花。对于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可能也能激起大水花。但要压出微小水花,就需要真正的技巧了,这也是普通人与专业运动员的明显区别。
过去,压水花曾被看作是评价跳水完美的重要标准,甚至一度成为比赛的主要焦点。一些教练认为,现在的国际跳水比赛过于重视压水花,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技术环节,如开始动作、助跑、起跳、空中动作等。即使运动员整套动作优美流畅,如果水花压得不好,也可能只能得到平庸的分数。
现在的裁判员在打分时,会综合考虑运动员的各个方面,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动作等。压水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准确的起跳和动作的流畅度也被视为关键。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关注水花的大小,认为零水花的动作才是真正的完美。可能是因为空中动作转瞬即逝,外行观众难以理解,而水花大小是最容易观察到的。但实际上,压水花的技巧并不容易掌握。入水时,运动员需要两臂用力伸直,将要入水的一瞬间手掌上翻,掌心朝水,保持与水面成90°或接近90°的入水角度。
“压水花”的入水技术多种多样,根据两臂的姿势和手型的变化,可以分为多种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入水快,腿伸直。对于国内选手,通常选择以第一种和第四种为主。
跳水并不是只看水花大小。虽然水花是评价的一部分,但真正的技巧和艺术性在于整个动作的流畅性和完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