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烧伤急救存在的五大误区
近日,“昆山工厂爆炸”引起了广泛关注,伤员多数遭受了烧伤。面对烧伤,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救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烧伤整形科王磊副主任医师给出了专业建议。
王磊副主任医师强调,烧伤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情况,它包括由火、热水、蒸汽、化学物质等导致的伤害。据不完全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烧伤是由电路起火等常见原因引起的,多为Ⅰ度至Ⅱ度的烧伤,烧伤面积通常在10%左右。虽然也存在因液化气罐爆炸导致的严重烧伤,但这种案例较为罕见。
人们对烧伤的误解却很深。很多人受伤后,会尝试使用各种“土方子”如涂牙膏、紫药水、红药水、酱油等,试图缓解疼痛或促进伤口愈合。但王磊副主任医师指出,这些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伤势。比如牙膏中的摩擦剂可能刺激创面,而紫药水、红药水等深色药物会遮盖创面,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判断。
那么,遭遇烧伤时我们该如何进行自救呢?王磊副主任医师建议,首先要避免使用这些“土方子”,而是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火灾烧伤应立即脱去着火的衣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害气体。对于轻度烧伤,尤其是生活因素引起的肢体烧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患处,以减轻热力损伤。
除了正确的急救措施,患者的心理恢复同样重要。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徐治博士指出,烧伤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的心理阶段,需要家人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支持。心理专家在此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倾听者,更是患者心灵的治疗师。他们会引导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强调生命的可贵,帮助他们找回自信,重建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对于那些已经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情况更为严峻。徐治博士强调,这一阶段的患者应在专业心理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病情继续恶化,可能会导致患者做出伤害自己的意外。及早进行专业的治疗至关重要。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些身处困境的烧伤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知道,他们并不孤单,有许多人愿意陪伴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康复时期。让我们用理解和关爱,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和勇气。我们也要正确认识烧伤,避免盲目使用“土方子”,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共同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