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洗手的正确步骤
随着气温逐渐攀升,肠病毒也开始进入流行期。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肠病毒感染传播的问题,形势愈发严峻。由于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主要依赖患者自身的体力来对抗病毒,除了生病时的营养补充,平时的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均衡摄取营养素以提高免疫力,勤洗双手减少病毒接触,都是关键的预防措施。
洗手的时机无处不在,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准备食物前后、吃饭前、照顾病人前后、伤口处理前后、上厕所后、照顾幼儿后、打喷嚏、咳嗽和擤鼻涕后,以及接触动物、饲料、排泄物或垃圾后,都需要及时清洁双手。
关于正确洗手的方法,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 使用干净、流动的水湿润双手。避免使用不流动的水盆洗手,以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水温不必过高,以免浪费资源并造成手部不适。
2. 用肥皂泡沫仔细搓洗双手,特别注意手背、手指间和指甲缝隙。肥皂的介面活性剂能有效去除脏污和微生物。研究显示,使用肥皂洗手更为彻底。无需特意使用抗菌肥皂。
3. 刷洗双手至少20秒,唱两次“生日快乐”歌的时间差不多。对于医生等需要高度注意手部卫生的人群,洗手时间应相对更长。台大医院还提供了具体的洗手步骤:“内外夹弓大立腕”。
4. 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双手,冲掉污垢和病菌,并将肥皂泡沫洗净。
5. 用干净的毛巾或风干机擦干双手。潮湿的双手更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
我们还应注意其他生活习惯:咳嗽、打喷嚏时避免用手掌遮挡,改用肘部;饮食中以蔬菜、水果为主,避免过多摄入糖分;多喝水;保证充足睡眠;保持乐观心态,因为压力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许多人习惯用酒精消毒,但酒精并不能杀死肠病毒。根据“肠病毒防治工作指引”,应使用醛类、卤素类消毒剂(如市售含氯漂白水)来让肠病毒失去活性。肠病毒在超过一定温度时会失去活性,因此在预防肠病毒时,食物应加热处理,衣物和用具也可以用热水清洗并在阳光下晾晒,利用紫外线进一步杀菌。